次氯酸钠类消毒液卫生质量技术规范

来源:http://www.jzwd.net/ 作者:湖北漂白粉 发布时间:2010-8-5 17:50:08 浏览次数:2688

次氯酸钠类消毒液卫生质量技术规范

  

  1. 适用范围

  本规范适用于:原液有效氯含量在4%-7%之间符合下列组成要求的次氯酸钠类消毒液:①杀菌成分为次氯酸钠、不含其他辅助成分的消毒液;②以次氯酸钠为杀菌成分,以烷基磺酸钠和(或)烷基苯磺酸、氢氧化钠和(或)香料为辅助成分的复配液体消毒剂产品。

  2. 对原材料的要求

  2.1. 次氯酸钠溶液:原料质量应当符合《次氯酸钠溶液》GB19106 中规定的A型质量标准,有效氯含量≥10%。

  2.2. 烷基磺酸钠:原料质量应当符合《工业烷基磺酸钠》QB1429(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)规定。

  2.3. 烷基苯磺酸:原料质量应当符合《工业直链烷基苯磺酸》GB/T8447规定。

  2.4. 氢氧化钠应当符合《工业用氢氧化钠》GB209规定。

  2.5.水:符合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(GB5749)的生活饮用水,或在生活饮用水基础上进一步净化得到的水。

  

  3. 对消毒液的要求

  3.1. 外观

  无色或浅黄色清澈透明液体、无可见杂质、无分层沉淀。

  3.2. 有效氯含量

  在标识的有效期内,原液有效氯含量在4%-7%范围内。

  3.3. 稳定性

  包装后的消毒剂,在遵守储运、贮存规则的条件下,自生产之日起,有效期不得低于6个月。在标识的有效期内,原液有效氯含量不得低于标识有效氯含量下限值、且应≥4%。

  3.4. 杀灭微生物能力要求

  消毒液作用浓度(以有效氯含量计,mg/L)
作用时间

  (min)
杀灭微生物指标

  100
10*
对大肠杆菌(8099)、金黄色葡萄球菌(ATCC6538)的杀灭对数值≥5

  200
10
对铜绿假单胞菌(ATCC15442)的杀灭对数值≥5

  对白色念珠菌(ATCC10231)的杀灭对数值≥4

  200
20*
对脊髓灰质炎病毒-Ⅰ型疫苗株的杀灭对数值≥4

  500
60
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(ATCC9372)的杀灭对数值≥5

  
*杀菌试验用有机干扰物质浓度为0.3%。

  3.5. 允许使用浓度及使用条件

  限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消毒、食饮具消毒、果蔬消毒、织物消毒、血液及粘液等体液污染物品消毒、排泄物消毒;并规定按照限定的使用浓度、消毒时间、使用方法使用。

  

  使用范围
允许使用浓度(以有效氯含量计,mg/L)
作用时间

  (min)
使用方法

  一般物体表面
100~250
10~30
对各类清洁物体表面擦拭、浸泡、冲洗消毒。

  400~700
10~30
对各类非清洁物体表面擦拭、浸泡、冲洗、喷洒消毒。喷洒量以喷湿为度。

  食饮具
按照《食(饮)具消毒卫生标准》(GB14934)
对去残渣、清洗后器具进行浸泡消毒;消毒后应将残留消毒剂冲净。

  400
20
消毒传染病病人使用后的污染器具。

  用于先去残渣、清洗后再进行浸泡消毒的器具,消毒后应将残留消毒剂冲净。

  500~800
30
消毒传染病病人使用后的污染器具。

  用于去残渣、未清洗进行浸泡消毒的器具,消毒后应将残留消毒剂冲净。

  果蔬
100~200
10
将果蔬先清洗、后消毒;消毒后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冲净。

  织物
250~400
20
消毒时将织物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,消毒后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冲净。

  血液、粘液等体液污染物品
5000~10000
≥60
对各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物品、物体表面覆盖、浸泡消毒。

  排泄物
10000~20000
≥120
按照1份消毒液、2份排泄物混合搅拌后静置120分钟以上。

  

  
4. 检验方法

  4.1. 外观

  在自然光源或日光灯前裸视观察。

  4.2. 有效氯含量

  按照卫生部《消毒技术规范》中有效氯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。

  4.3. 稳定性

  按照卫生部《消毒技术规范》中室温留样法进行有效氯含量稳定性测定,有效氯含量下降率≤15%,且下降后的原液有效氯含量≥4%为通过。

  4.4. 对微生物的杀灭性能

  按照卫生部《消毒技术规范》中消毒剂杀微生物试验方法进行测定。

  5. 标签说明书

  5.1. 产品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《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》的要求。

  5.2. 在注意事项中至少要标明下列内容:

  5.2.1. 对金属有一定的腐蚀性;对织物有一定的漂白性。

  5.2.2. 产品应贮存在阴暗干燥处和通风良好的清洁室内。

  5.2.3. 运输时应有防晒、防雨淋等措施;装卸应避免倒置。

  5.3.在标签、说明书标识的有效期内,产品的有效氯含量范围及稳定性、最终使用浓度、作用时间、使用范围、使用方法和杀灭微生物性能要求必须符合3.2、3.3、3.4和3.5的规定。

  5.4. 关于稀释方法的描述:一种使用范围只能对应一种稀释比例,稀释比例不得随存放时间变化。

  6. 术语

  有效氯:有效氯是衡量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志。是指一定量的含氯消毒剂与酸作用,在反应完全时,其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重量氯气的氧化能力。在本标准中用于衡量次氯酸钠消毒液氧化能力。以有效氯含量表示,单位是mg/L。

主营产品:武汉次氯酸钠漂白粉漂粉精、磷酸、片碱

荆州市鼎天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地址:湖北荆州市荆州区南环路

电话:0716-4185646 传真:0716-4161989 邮箱:info@jzwd.net

鄂ICP备16021723号-1 百度统计